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Dear all

        這是我昨天的筆記,在此拋磚引玉,分享給大家

        ,若是大家有任何想法,都歡迎補充歐~~
    

後學
阿德敬上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12/29 (Tue)【玄奘堂】【講題:處世的四則運算】 講師:陳冠華講師

 

前言:

利用四則運算,加入不一樣觀念,處世就變的不一樣。

朋友之間一言不合,就反目成仇。如何轉變態度?

 


前攝行為:Proactive Behavior

遇困境,反過來控制局面,而不被局面所牽制。

情境:夫妻結婚11年好不容易得一子,卻因妻子疏忽,導致子誤飲過量藥水死亡。

丈夫的反應?

==>向妻子說I love you darling

==>體會妻子也失去兒子,兩人一起承擔

==>靜下心來選擇方法,選擇對事的態度

 

習慣,能有很好,沒有,也沒關係

轉苦為樂,會比較自在

面對他,接受他,處理他,放下他

 

 

四則運算

乘以負數 VS加減法

情境

1.     車掌小姐:「早安您好~

遇到乘客:「神經病」

乘以負數:之後不打招呼

加減法:以後看人臉色打招呼 

2.     小華與A君 原本好友,因故MSN上吵架

乘以負數:極愛轉恨

加減法:若小華出現的地方久沒有我A

 

3. 上帝是邪惡的?

  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dLJlKHdtOI

 

維持身分的平衡

 

德儀大中國總經理 郭江龍:「外圓內方」做人最高境界的成語

「外圓」:指的是顯露在外的態度行為,講求的是「圓融」、「和氣」;

「內方」:則是指隱於內心的原則信念,譬如「正直」、「誠信」,扮演最後一道防線,不會因壓力或環境改變而棄守。
一般人常誤解「外方內方」或「外圓內圓」的「表裡如一」,才是真正做自己。即便如此,所謂「表裡如一」,也不是隨興所至的任意妄為。表裡如一新解指的是不必為了做人而徹底放棄自己,而是該懂得如何區分私底下與工作時的自我,以維持一種「身分」的平衡。

 

在公、私生活中拉上一道紗簾,而非一堵無法穿越的磚牆,以方便隨時互通,又能區隔彼此的差異。一旦懂得角色轉換,熟練地穿越這道紗簾,就不必放棄自我,變成雙重人格。有趣的是,愈能善用這個方法,愈能擁有獨特的優勢:一是在職場上,因為不背離本性,往往能展現某種個人風采,博得最多信賴。

應用在處理聖凡之事,善用加減分,轉換角色,穿越公私的紗幕。

例如Obama的日常生活。

 

冠華講師:

加分:讚嘆,效法與學習

減分:同理心看待,降低傷害,明辨是非

預設自己處在最差狀態,預想別人最好的狀況

同情而不濫情,討厭而不生厭。

 

星馬參學:「佛眼看世界,凡是是對的。」

六祖壇經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」

《壇經.般若品》又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;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。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;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」

 

車掌小姐的作法?

冠如:依然謝謝他,祝她有美好的一天,秉持職業道德。

小華與A君化解的方式?

        書宇:不要把別人的氣話當真,將自己設身處地體會他人感受

        景仁:找第三人調停

 

最後

冠華前賢與大家共勉之

l         一世修,一世成(下一世不知在哪裡)

l         不要放棄任何可以成全別人的機會。

l         聖嚴法師:順境與逆境都是恩人!!

l         感恩、懺悔、悟道理

 

謝謝冠華講師的演講,以及各位的參與,

也謝謝傅講師遠道而來參與,及分享美味溫暖的紅燒湯~~


祝各位道安
後學阿德敬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gjdh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